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门诊 > 正文

科学研究

麻醉科顽固性疼痛门诊

浏览次数:

 

 

 

刘国凯,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麻醉科主任。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获临床麻醉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2009年10月在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疼痛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于世界著名疼痛学家Gary Bennet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顽固性疼痛的机制。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学术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和镇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麻醉与质量控制委员。发表论著十余篇。主译《介入疼痛治疗学》等。

专长:疼痛治疗:顽固性慢性疼痛、顽固性癌痛、神经性疼痛、躯体损伤性疼痛等。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门诊地址:东直门医院门诊二楼麻醉科疼痛门诊

 

 

慢性顽固性疼痛的诊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疼痛通常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原发病的治愈,一些患者仍遗留疼痛,有些疼痛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终身。疼痛的机理至今尚未能完全清楚,目前医生对许多慢性顽固性疼痛仍然束手无策。慢性疼痛是由机体损伤所致,但其发病机理和病变部位的改变不同于原发损伤,疼痛持续时间长,其潜在的病理学变化并不能解释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患这类疼痛的病人非常痛苦,被迫经常就医,但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专业与其他的医学专业相比是一新型的学科,虽然国内近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许多治疗手段还未与世界接轨,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仍局限于药物和神经阻滞等方法,对痛苦之极的患者,常常是一筹莫展。

据统计,在美国就有近4000万人患有慢性疼痛。患者由于受疼痛的影响,仅因病假误工及赔偿等费用,每年就高达数十亿美元。疼痛常伴随有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如抑郁症等,这给患者及家庭生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面影响。患有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的患者,经济收入下降,其人格独立性受到威胁。疼痛的折磨使患者感到无助,生活失去了意义。疼痛的困扰使他们被迫放弃工作,排斥和人的交往,疼痛使患者离婚率增加,导致自杀并危及社会。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经历,伴随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疼痛性疾病”。由此可见疼痛由二方面组成,一是感觉,一是情绪,治疗疼痛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部分疼痛的组织损伤是潜在的,即用目前的诊断仪器、B超、CT或磁共振等仪器并不能查出,这就不难理解很多疼痛患者持续多年时间,花费大量钱财,辗转多家医院去寻找疼痛的“根”,最终不了了之。

疼痛的作用

疼痛有其两面性:有利的一面-警报作用,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方式,根据疼痛规避危险,做出防御性保护反射,患者可因为疼痛看医生,医生根据病人的疼痛来诊断疾病,若没有疼痛的警报系统,几乎没有人能长久生存于世。疼痛不利的一面显而易见:剧烈的疼痛可引发休克等一系列的机体功能变化;慢性疼痛可使患者痛不欲生;疼痛还是致病、致残或致死的原因。

疼痛是疾病

疼痛分急性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是由原发疾病引起,随着原发病的治愈,疼痛也随之消失,如带状疱疹时疼痛,疱疹消失,疼痛缓解。慢性疼痛常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并呈进行性加重,此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与原发疾病完全不同,如部分患者带状疱疹的疱疹已消失,疼痛仍迁延数年,甚或终身。WHO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

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本病诊断容易,但由于射频热凝等有效的疗法未被普遍采用,许多患者带病数十载而不得治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疱疹的皮损(斑痕)已完全治愈后,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疼痛。素有“来自地狱的玫瑰带”之称。

腰部手术后痛是指因各种原因施行脊椎手术以后,其原发疾患已去除,但患者仍抱怨有经常性腰、腿部疼痛的症状。

复杂性区域神经痛综合征,该综合征包含两类典型的交感神经性疼痛疾病,即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又称Ⅰ型和灼性神经痛,又称Ⅱ型。

幻肢痛,主观感觉已被截除之肢体依然存在,并有剧烈疼痛的幻觉。如大腿已高位截除,但患者仍觉足趾不舒适或疼痛。

周围血管性疼痛,包括周围血管功能性舒缩障碍和血栓、栓塞及硬化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疼痛。疼痛治疗不仅对功能性血管舒缩障碍性疼痛有佳效,即使是器质性血管疾病,也可有极强的镇痛和解痉作用,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可免遭截肢的痛苦。还包括顽固性癌痛、化疗后神经痛等。

疼痛治疗的新方法

脊髓电刺激技术

脊髓电刺激是通过刺激脊髓,使疼痛部位阈值升高并产生可接受的异样感觉,降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提高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微创,且镇痛效果好等优点,深受疼痛医学界的重视及广大疼痛患者的好评。发达国家已将该疗法作为常规治疗慢性疼痛的手段。

射频热凝技术

射频仪能在温差电偶电极间产生一束非常高频的电流。电极周围的组织可被加热至某一个温度,而温度的变化完全受操作者控制。这样就可先由温差电偶电极发出的电流刺激来定位神经,然后再作出一个界线清楚的局限性损伤。由于其可控性良好,安全性能高,该技术可用来选择性地破坏脊髓、大脑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地神经组织。为避免运动神经受损伤,治疗医师应熟练使用X线透视检查和了解穿刺部位的三维立体结构,技术含量较高。

植入式可编程吗啡泵技术

植入式可编程吗啡泵技术对许多其他镇痛方法不能缓解的疼痛,该方法具有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植入式可编程吗啡泵技术即在X线透视仪的引导下,经腰椎间隙穿刺,将一特殊导管放置于蛛网膜下腔,然后植入可编程吗啡泵于患者皮肤下,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与泵相连接。泵内有储药器可储存吗啡药液,泵的输注系统可将药液经导管持续缓慢匀速地输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内啡肽受体,所以微量的吗啡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减少了吗啡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据研究报道,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口服用药与蛛网膜下腔用药比为300:1。储药器可反复注药,并可变化药液浓度。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在不开刀的情况下,遥控调节吗啡泵的输注速率。植入式可编程吗啡泵技术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在欧美等国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此种方法最大优点是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病人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适应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副作用的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并且成功率高。

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态度

顽固性疼痛常常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时寝食难安,一般疼痛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另外,这类疼痛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形成中枢性疼痛。患有这种疼痛,首先不能悲观,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代疼痛医学发展使疼痛控制成为可能;其次要认识到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不能因为未能找到病“根”,就拒绝疼痛治疗,这样容易使病情恶化;最后不能病急乱投医,应到正规的疼痛科就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优势

顽固性疼痛除了上面介绍的新技术之外,目前中医药尤其是针灸治疗一些顽固性疼痛具有明显效果,将新的技术与中医药方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这也是我们医院疼痛治疗的优势。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疼痛中心在刘长信主任的带领下,随着骨科微创专家李春根主任、麻醉学专家刘国凯主任的先后加入,推动并整合推拿、麻醉、骨科等疼痛治疗的专家,在国内率先走上一条中西医结合疼痛治疗的道路,必将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