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理论学习

党建工作

理论学习

【学党史 悟思想】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字号: + - 14

image.png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谷晓红文章《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要决策部署,不仅为中医药事业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加明确了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要时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image.png

应时代之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意义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积极发挥在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出中医药方案、中医药智慧,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医药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使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也是加速期。我们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之需,以发展眼光和战略思维的来认识和思考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地位,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双一流”建设全过程,融入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全过程,让中医药高等教育不断焕发出无穷生机与活力。

新时代有新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存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实矛盾。中医药高等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职责,肩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人才。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职业胜任力的创新中医药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必须要把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力求突破,增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竞争力,用扎实显著的教育成效,全力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医学教育前列迈进,为实现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领学科之先,坚持守正创新,以学术引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之路。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其他现代学科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育人特色。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中医药教育姓“中”。以“中主它随”的思路为主导,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开拓中医药实践,开展中医药研究,踏实走好中医药进步的“守正之道”。以传染病为例,就是要以“守正创新”为指导思想,围绕传染病的预防、预警、诊断、辨证、治疗、康复等,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临床应用。要在中医经典理论主导下,结合呼吸、消化、急危重症等临床各科,运用现代影像学等诊断方法,以及循证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技术与方法,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中医思维与中医临床能力培养,把中医药经典能力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经典分级考试,完善“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真正让学生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

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一流人才培养。中医学、中药学以及中西医学科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已成规模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尚未形成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学科格局。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在保持已有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还要以新理念、新高度、新举措融合发展新医科。一方面医工理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鼓励医、工、理、文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运用多学科的科研方法与技术,揭示中医药命题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中医与西医汇通是必由之路。在新冠防控救治中,中西医协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目标和宗旨都是为了人类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不分中西的“未来医学”。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学科、课程之间还存在明显边界,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中西医需要双向融合,坚持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同步推进,中医药院校要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中医+”和“+中医”双模式培养。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建立交叉学科协同教研室,设立交叉学科学位分会。以“中西医汇通、医工理文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学科与教育同步推进、临床与研究一体发展”为培养理念,培养具有新知识结构、新思路,发展潜力足、创新能力强、专业能力高的未来医学人才。西医院校要积极整合中医专业的特色,走好“西医+中”的育才之道。

举系统之力,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中医药院校教育近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中医药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医学教育领域,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学制年限内,实现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集系统之力,坚持医、教、研、产协同,提升医教协同质量,探索药教协同、护教协同,不断深化招生、培养、评价、规范化培训和保障体系的综合改革,建立全过程、多方位的一体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是抓产教融合,持续深化中医药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推动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向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的紧缺人才倾斜。继续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推进学分制改革。完善研究生生源评价标准和选拔体系,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做大做强“本硕、本博”贯通培养,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全面深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机制改革。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做实交叉融合招生和培养机制,探索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二是抓医教协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下大力气解决部分高校临床基地量少质不高的问题。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创新临床实践课程建设模式,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夯实实践教学质量,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加强与海内外科研机构、综合医院、高新技术企业等的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实践培养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国门。三是抓科教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革新分类培养理念,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联动,形成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机制。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搭建“医—教—研—产”创新学术平台。把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打造为人才成长成才的丰沃土壤,让学生站到创新最前沿。四是抓人才评价。推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分类分型的全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体系。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学业学术和创新成果评价的引导功能,在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中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完善,建立适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行政部门、高校、医院、企业等社会力量的联动协同,我们要敢于尝试,不断改进,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固德育之本,聚焦“三全育人”,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既要坚定四个自信,又要矢志创新创造。因此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同“为谁培养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通过党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构建大思政大德育工作格局,深化实施一体化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发挥“三全育人”的优势与合力,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素养。北京中医药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胸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切实行动,2020年启动“丹心计划”工程,遴选百名优秀硕士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地基层单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兜底基层医疗服务。让中医药学子在奉献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淬炼品格,储备学识,培养能够扎根基层,心系家国的奋斗精神,把中医药这篇好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

我们要做踏实的教育实践者,更要做坚定的改革引领者和推动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双一流”建设全过程,把握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期和加速期,担起时代责任,以更大勇气、更大魄力、更大智慧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