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最新动态

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医的认识与治疗

字号: + - 14

中医的认识与治疗

病机之要

²外感毒邪

²内蕴积热

²内外合而为病

²化生毒热,蕴生瘀毒,内舍脏腑,损伤气血,进而内闭外脱,终致危象。

 

证治要点

²毒袭肺卫

²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²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²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²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²毒犯肺胃

²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²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²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²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²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加减正气散主之。

    藿香梗、陈皮、厚朴、茯苓皮、木防己、大豆黄卷、通草、薏苡仁。

湿郁经络,身热身痛,汗多自利, … …薏苡竹叶散主之。

²毒壅气营

²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²治法:清气凉营

²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²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²阳明温病,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百承气汤主之。

²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状,则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痛,虽发热而不甚渴,时行则里巷之中,病具像似,非若温病之不甚头痛、骨痛而渴,故名曰寒疫耳。

预防要点:

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添衣物。

2.“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规律。

3.“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高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饮:苏叶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苏叶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 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药物预防:

成人

1)桑叶10克  白茅根15克  金银花12克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2)苏叶10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3)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儿童

藿香6克  苏叶6克  银花10克   生山楂10克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中药预防感冒注意事项:

1.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减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山萘等。

千金方——雄黄散:雄黄五两、朱砂、菖蒲、鬼臼(各二两)

上四味下筛,涂五心、额上、鼻中及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