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4次全国血液病青年学者论坛纪要

作者:侯丽 发布时间:2018-08-2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18年8月18-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4次全国血液病青年学者论坛在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以及全国知名专家与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代表近百名出席了会议。

8月1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陈信义教授、青年常务副主任委员侯丽教授带领40余名青年学者,怀着对已故革命领袖无比崇敬的心情,到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进行红色传统教育。第一站来到了刘少奇主席的故居。刘少奇主席为振兴中华、保卫民族、建设国家奋斗终生。他一生只瞄准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只从事一项工作,就是群众工作。青年学者瞻仰刘少奇主席故居不仅仅是形式上纪念,而是怀念所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为祖国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无数革命英烈,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第二站来到毛主席铜像广场,以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名义敬献的花篮,向毛主席三鞠躬,用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国家繁荣昌盛,纪念和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广场合影留念是青年学者最大的心愿,他(她)们要永远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心系祖国、面向患者,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第三站,参观了被老百姓称为“一担柴”的毛泽东主席故居和纪念馆,毛主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感动着每一位青年学者。遗物馆里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一套拼接的棉毛衫衣裤、一张生活费收支表还有主席用过的牙刷等,让青年学者们真真实实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学者们纷纷表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坚持真理,坚定信心,坚守岗位,踏实工作,积极奉献,做一名好医师。很多青年还表示,回程后将回顾行程、整理记忆、抒发情感,写好心得体会。

8月19日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侯丽教授主持并致辞。侯丽教授指出: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把关心爱护、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分会重要的责任与工作。“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医药发展时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5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长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寻梦之旅也是一样的,不是简单延续母版,套用模板,更不是再版、翻版,而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标新立异。此次论坛以“分享科技成果,拓展创新思维”为主题,聚焦科研思维与科研课题的申报,引导青年学者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力争为血液病领域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议第一阶段是主题讲座,其目的是引领青年学者的科研思路与创新思维,激发青年学者的科技创新热情。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陈信义教授身先士卒,报告的题目为“血液病中医科研原创思维与应用实例分享”,他从血液领域的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缺铁性贫血等多个病种的创新思维与科研思路以及成果形式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研究经历进行了原创思维的解答。黄礼明、吴玉华教授在点评时指出:“陈信义教授的报告对中医血液病领域的科学研究高屋建瓴,既有高度精辟的总结,也有精勤不倦探索的体会与经验。他的报告引领了青年学者科研思维与创新精神,鼓励青年学者应当“人心向学、探索追求、致力创新,为进行中医血液病高层次的科学研究而不懈努力、孜孜追求”。青年学者们当以科技创新、学术领先为己任,为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医血液病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位讲者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邓常青院长,他的报告题目为“科学研究思路的形成及科研课题申报—以当归补血汤的多效性研究”。他以自己亲身经历详细地讲解了申报国家课题的心得与体会,回答了青年学者们“什么是科技、什么是创新,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等一系列课题申报最敏感的问题,启迪了青年学者在中医血液病科研方面“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志和激情。第三位讲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蓝海副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高级别课题申报要点与心得”。蓝海副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立志医苑,博学中医,且深得中西名医厚爱,使其中医功底雄厚,西医技能扎实,中西医融会贯通。他不忘初心,以中医经典为挚爱,苦读经典,领悟经言,并与当代医学结合,寻找中医血液病研究之热点,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为青年学者树立了榜样。他的亲身经历和声情并茂的讲演,无疑给青年学者注入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奋发精神。

会议第二阶段是自由发言与讨论。江西省肿瘤医院郑智教授介绍了“医学科研设计与撰写计划书”,他是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两度赴美留学,但不忘中医精神,海归后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他以自己申报国自然并中标的实例讲述了医学科研设计与标书书写要点,并在代喜平教授指导下,与王金环、申小惠、郝征等青年医师组成学术团队,引导了临床、基础实验的科研设计与标书撰写的讨论环节,深得青年学者的赞扬。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宝山分院罗梅宏主任医师引导,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雅月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郎海燕医师、甘肃省肿瘤医院段赟医师组成的青年团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蓝海副教授主持下,围绕以下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①临床医生如何提出科学问题?②怎样把科学问题转化成具体的研究计划?③实验/试验结果的客观评价及挖掘。④中医临床实践的科学验证。四位学者均具有申报和中标国自然的经历,她们的讨论更加充实而精彩。在讨论过程中,主持者神情专注,讨论者激情四射,形成了互动、互学、互勉、互助联动局面,在他(她)们科学精神的宣染下,与会的青年学者纷纷表示:“持悬壶济世之操守,寻百尺杆头进一步”,决不辜负中华中医药学会与血液病分会以及中医血液界前辈们殷切期望和厚爱,将以最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中医血液病事业。

最后,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陈信义教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并代表老一辈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们对青年学者们表达了殷切的期望,提出了宝贵建议,并殷切希望青年学者们发挥能动的创新精神,踏实奋进,在新的时代为建设健康中国、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6.jpg

图片7.jpg

撰稿:侯丽

审稿:陈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