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任重道远,前景可期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在北京华侨大厦顺利召开

作者:韩雪婷 张冬梅 发布时间:2018-09-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18年9月7日,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昌恩教授,委员孙建宁教授、黄启福教授、王伟教授、王耀献教授、王硕仁研究员、廖福龙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教授、大内科主任邹忆怀教授、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商洪才研究员及实验室、临床科室骨干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赵燕教授主持。

图片3.jpg

学术委员会会议现场

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教授代表医院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多年来对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希望大家能牢牢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给中医药研究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也恳请各位专家一如既往支持实验室建设,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商洪才研究员向学术委员会做了实验室2015-2018年度工作汇报,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2015年前后实验室运行状态的对比,近三年研究方向、团队及其成果、人才梯队和学术知名度培养情况、共性技术与社会服务水平,实验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规划等。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昌恩教授主持专家质询环节,他认为实验室在硬性条件、技术人才、研究方向等软实力及社会服务能力上均有长足进步,并宣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永炎院士的建议,指出实验室应该力求基础,追踪前沿,在临床实际问题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在未来的建设中,①以实验室为中心,在各临床学科中由对人文医学、叙事医学有兴趣的人士组成人文医学研究团队;②建议将上市后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与相关企业合作,针对中药大品种开展安全性评价基础研究,更新完善法定说明书,解决“尚不明确,尚在研究”的问题;③追踪前沿,面对结构生物学朝向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应组织实验室人员学习高概念,如网络模块药理学、激活数据学等。

学术委员会委员王耀献教授建议,在未来的建设中实验室要做到平台更开放、技术更前沿、成果转化更实用。要结合整个医院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三五科研规划,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首要发展目标,重点抓优势病种,提高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紧紧围绕国务院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精神,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为建设“双一流”学科贡献力量;围绕社会焦点,如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免煎颗粒的有效性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黄启福教授、孙建宁教授、王硕仁研究员、廖福龙研究员也针对实验室目前存在问题、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规划展开热烈讨论。他们肯定了实验室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在目标和发展方向上也建议重点实验室应在传承中医理论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丰富中医理论,进一步转化回归,指导临床,产生标志性成果;在心脑肾疾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注重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和先进学术思想的引进,加强平台建设和中西医多层次交流,和合共进,向更高层次发展。

最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没有原始创新,没有关键技术的掌握,就无法在国际大环境下竞争。所以在科技投入方面,国家已经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学校也在逐步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在这样环境下我们更需要抓住机遇,树立信心;其次,实验室研究方向需进一步凝练,不要多,要精、要高、要细,突出重点,可以学科研究方向建立若干个专业化实验室;再次,人才梯队是生命力,一个实验室要考察整体水平,团队结构非常重要,包括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要生生不息。最后,强调中医特色,中医临床实验室必须以临床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医药结合、多学科交叉,去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任重道远,前景可期。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朝着新目标再次启航,力争再创辉煌。

图片4.jpg

主要参会人员合影

撰稿:韩雪婷 张冬梅

审核:商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