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 王显 院长

    王显 院长

    院长寄语

    东直门医院自1958年建院伊始,她便宛若初升的太阳,焕发出勃勃生机。以秦伯未(一级教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为代表的第一代东直门人,勤求博采,不懈追求,首开中医高等教育之先河,力创中医临床之名院。内伤杂病秦伯未、妇科名家于道济、经方大家胡希恕、治筋八法刘寿山、灵龟针法单玉堂,诸多前辈名家勤力劳心,厚德济生,为这个新生的中医医院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学术与文明根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董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为代表的第二代东直门人开科研先河,将医院引入了辉煌时期。一时间,群星璀璨,名医辈出,董建华精外感热病、杨甲三御针灸神术、刘弼臣称小儿之王、宋孝志通疑难杂症,更有王子瑜、施汉章等各尽其能、各显神通。一时期,思想百花齐放,名家各立新说;一代又一代东直门人的思想积淀,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东直门国医学术流派。

    绵延着建院以来的悠悠历史,共振着汩汩前行的时代脉搏。以王永炎(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为代表的第三代东直门人,肩负起新时期医教研三位一体跨越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从董建华之“通降论”、廖家桢之“气虚血瘀”,到王永炎之“络病学说”、吕仁和之“微型癥瘕”,薪火相承,发扬光大,引领着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

     时至今日,东直门医院已拥有国家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5个、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中医诊疗中心5个,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医标杆医院;她更凭借实力雄厚的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与诸多重点研究室,先后承担了“863”、“973”和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等重大课题(2009—2012四年科研累计经费达到1.8亿),这见证着东直门人与时俱进的脚步,饱含着他们对生命健康孜孜以求的梦想。数十位名老专家灵验妙方转变成的百余种自制制剂,更印证着东直门人济世救人至善的理想。

     踏着历史的节拍一路前行,这里氤氲着温暖而浓郁的人文气息,名门之后肖承悰,“神雕侠侣”田德禄、武维平,瘟疫国手周平安,当代喜来乐姜良铎,男科圣手李曰庆,被传为医苑佳话的“医门三郭”郭士魁、郭维琴、郭志强,更有“师生院士”董建华、王永炎。医路漫漫,仁人志士挽袖前行,演绎着东直门医院独特的亮丽风景。

    杏林留芳,桃李天下。作为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五老上书”话教改,始终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高地,至今已是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成为了现今当之无愧的“中医临床黄埔军校”。目前在院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总数达到1700人。她为全国输送了上万名高级人才,她还敞开胸怀,广为接纳了来自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慕名而来,饱学归去,使中医药文化之花绽放于世界各个角落。

    1991年,东直门医院走出国门首开中外合作办院之先河,在德国魁茨汀建立分院;2011年东直门医院东区揭牌,与通州区中医院合并重组,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2012年,大江南北60余家中医医院院长聚首北京,携手共进,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东直门医院战略联盟正式成立,东直门人再次显示出中医行业国家队的风范;2013年,以“国际、国学、国医”为定位的国际医疗部成立,已经成为首都大国医的对外窗口。目前全院(含东区)年门诊人次超过250万,出院人数超过25000人次,构筑成了一院两区、一分(海外分院)一部(国际部)、六十家合作医院的战略态势。

    回首过去,历经近一个甲子的沧桑,东直门人兢兢业业,求真务实,更兼济天下之志。上世纪传染病肆虐、唐山大地震,本世纪SARS横行、汶川地震,在国家重大灾难之际,东直门人以拳拳仁爱之心护佑着悠悠华夏的生命健康。奋战在救灾一线;舍命于非典之难,他们,敬畏生命、不惧牺牲,融汇成一股精神的激流,诠释出一个流派的灵魂。

    前辈的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历史,新一代的东直门人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再次崛起,阔步前行!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指南针,患者的感受就是我们的试金石。只有心中装着患者,一切为了患者,勤求博采,继承创新,才能用岐黄之术为人类健康谱写新的华章,才能引领中医人走向新的辉煌!

    最后,祝愿全天下人幸福安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