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平西抗战:青山绿水铸忠魂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十渡村南,有一座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了诸多动人故事。
平西,主要包括房山、涞水、门头沟等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东南以平汉铁路为界,毗邻冀中地区,西北以平绥铁路为界,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抗战时期,这里是连接敌占区与晋察冀边区的一条重要通道,留下了萧克将军等一批共和国将领的战斗足迹,镌刻着数万名革命先烈和30万平西人民的不屈精神。
1938年2月,为牵制敌人,巩固边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命第三大队进军平西,收编伪军、肃清土匪,以百花山为中心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
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平西大地上展开,平西抗日根据地像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1939年初,平西部队合编,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他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以山区为依托,不断地向外扩展,先后袭占了南窖、北窖等日伪军重要据点,破坏了从这里运煤至北平的铁路运输,给日伪军造成重创。
挺进军建立后,特别是后来改编后,六团、七团、九团,主要是平西子弟,他们在党的教育下,作战勇敢,又都是山区人,山地作战能力非常强。
1940年秋,挺进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平西根据地面积扩大一倍,迅速成为八路军向热河、察哈尔前进的阵地,更成为北平、天津中共地下党组织与边区联系的“红色走廊”。
1941年5月起,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时期。特别是1943年4月中旬,日军又一次集结重兵,携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经霞云岭等地向十渡进犯,企图对根据地实行封锁包围与分割。平西根据地党委组织群众快速转移,撤到山沟里。
八路军27团一个排奉命掩护撤退,扼守老帽山阻击敌人。日伪军集中优势火力进攻,战斗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经过几次突围后,仅存6人被逼到老帽山山顶,宁死不屈,抱枪跳下悬崖。二区民兵教导员组织民兵把这些烈士安葬到老帽山下。1985年,十渡镇党委政府修建碑亭,为老帽山六壮士立碑。
1945年8月,英雄的平西军民终于迎来抗战胜利。为了纪念长眠在这里的烈士,烈士纪念碑、烈士碑林和平西抗日纪念馆相继落成,人们在这里追忆往昔,寻找先烈的足迹。
(来源:北京日报)
- 上一篇: 【学党史】伟大梦想兴伟业
- 下一篇: 【学党史】百年大党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