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伟大建党精神的意蕴内涵与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炼总结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了其丰富的意蕴内涵,从多个维度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及其内在逻辑,联结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伟大建党精神维度多元,有着多面一体、相互依撑的内在逻辑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担当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与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私无畏精神风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永不叛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伟大建党精神,从整体上深刻阐发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境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初心使命、道义风范、政治品格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每个共产党人的要求,也是党的组织的总和特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理想信念问题,补了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形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才会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道义风范,才会具备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多面一体、相互依撑,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价值立场和崇高品格。
二、伟大建党精神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质的规定性,体现了为公为民的政治本色
伟大建党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质的规定性,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为公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独特的公私观、利益观。
党的一切斗争和奋斗,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了人民,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中,深深烙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印记。真心实意为公为民,才能赢得各种正义力量的有力支持,才能赢得人民大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在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由此也“深刻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昭示了红色血脉的川流不息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发挥着统领作用。
从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进入到励精图治、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了一系列精神谱系。这些精神谱系的内容构成反映了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环境的精神状态、精神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也以自身精神面貌的历史性变化带动了中国人民精神面貌、中华民族精神面貌、国家精神面貌的历史性变化。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红色精神一起,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蓬勃气象和优秀基因,昭示了红色血脉的绵绵延续、川流不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四、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旺盛的生命力,必将跨越时空彰显磅礴伟力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旺盛的时代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指针和力量之源。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针,坚定理想信念之“钙”,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坐标,担当作为,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鼓舞,始终保持攻坚克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征程上不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走深走实,加快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戒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责任和大局观念,胸怀“国之大者”,努力推动广州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