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党院办

医院管理

党院办

【学党史 悟思想】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作者:田培炎
字号: + - 14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战略谋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新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历史主动精神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克堡垒、破难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要在国内外形势复杂深刻变化中迎挑战、化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干事创业本领、作风形象和精神状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要清醒看到,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顽强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就,但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因为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始终存在,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还出现了不少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新问题。唯有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决心,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狠抓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把严的主基调贯穿管党治党的全过程、各方面,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始终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执政环境和条件发展变化呈现的新特点。清醒认识到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既要以大的样子高开高走,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建设党,又要从难处着力,聚焦问题和短板,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党。清醒认识到我们党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起点上带领人民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要时刻不忘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自觉以时代发展要求和强烈忧患审视自己,始终保持精进不怠的昂扬斗志。清醒认识到我们党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长期并存、激烈较量,面临来自外部的遏制围堵打压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懂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执政党领导力的竞争,必须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清醒认识到我们党历经百年,已经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强大能力,要总结和运用好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建设各领域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扎扎实实进展。

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我们党在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在这个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羞羞答答、语焉不详,决不能遮遮掩掩、自我麻痹。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内容上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重大工作领导,范围上涵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发挥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既要有原则要求,又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保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具有统领地位,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都要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要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加强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农业农村、组织、宣传思想文化、国家安全、教育、科技、网信、审计等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在加强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具体制度,保证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强化党的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保证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其他机构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加快建立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各方面重要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领导贯彻体现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机制,坚决查处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行为,确保全党团结统一、令行禁止。

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实践表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全党必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

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做到不掉队、不走偏。特别是要把握好“两个维护”与发扬党内民主的关系,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科学论证,严格遵守集体决策程序和规则,坚决防止打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旗号压制民主、破坏制度,搞主观臆断、个人专断。把握好“两个维护”与发挥地方和部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系,地方和部门既要把工作放在党中央工作大局中考量和部署,又要因地制宜,紧密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与势、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的人民群众新期待,创造性贯彻执行好中央精神,防止照本宣科、照抄照转。把握好“两个维护”与担当作为的关系,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体现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迎难而上、知重负重,面对复杂矛盾挺身而出、沉着应对,面对风险隐患及时出手、防患未然,该干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去干,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去担,防止把“两个维护”当成政治表态的口号,当成推脱躲绕、敷衍塞责的挡箭牌。

四、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因而能够摆脱其他一切政党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承担起其他一切政党不可能承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事实反复证明,就一个政党而言,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就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全党理想信念淡薄,党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就一名党员来说,理想信念坚定,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理想信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需要经常检视反思,自觉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

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需要铸牢理论支撑,系统掌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通往未来美好社会的康庄大道,具有强大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道义伟力,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真理的基础上。需要铸牢历史支撑,全面了解党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注重从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吸收精神滋养,从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中获得志气、骨气、底气,从历史和现实中涌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身上感悟信仰信念的强大力量。需要铸牢实践支撑,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用理想信念强定力、明是非、养正气、守底线,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通过知行合一、见诸行动,让理想信念落地生根、牢不可破。

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强大物质力量。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奥妙所在。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需要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时代发展新要求,深入探索解决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系统总结和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从中获得助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以宽广视野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强化思辨思维、理论思维、文字表达训练,以深刻的哲理、精准的概念、严密的逻辑、优美的语言文字揭示规律,叙述真理,呈现原创性成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治国之道、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进经典、亲近经典,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获得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磨刀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治国理政的“百宝箱”,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着眼全局的战略思维、纵贯古今的历史思维、破立并举的创新思维、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着力点、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的工作推进力等科学思想方法,汲取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锤炼品格、纯洁作风的精神滋养,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党性修养。

六、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正如列宁所说,“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2页)。“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5页)。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要着眼于实现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是要在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之间打通堵点、消除盲点、加强薄弱点。注重发挥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中的第一方阵作用,防止在“最先一公里”出现“拦路虎”。注重把地方党组织这个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建成贯彻落实的“中坚层”,着力解决一些党委(党组)腰杆不硬、浑身乏力,管党治党不担当,在重大决策上当“隐形人”、有名无实说不上话,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发挥好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还要注重畅通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党的组织体系的“毛细血管”,激发党组织活力,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生动局面,防止上热中温下冷、执行效力层层递减的问题和倾向。横向到边,就是要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注重将新业态新领域新群体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解决好这些领域党的领导力比不上资本的影响、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跟不上企业组织形态的快速演化、党员教育管理和群众组织服务能力赶不上就业和用工方式的新变化等问题,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要着力解决好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找准结合点,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和制约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思维定势、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障碍,真正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

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济济多士,方成大业”。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干部和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乘势而进、顺势而为,有效解决改革发展克难攻坚、闯关夺隘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迫切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刻顶得住的优秀干部队伍,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迫切需要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在选人用人实践中,要特别注重严格把好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探索行之有效的政治考察办法措施,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把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的政治两面派两面人、阴谋家野心家及早发现出来、坚决清除出去,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广开进贤之路,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降格以求等观念,真正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就选什么样的人。要把严管和厚爱有机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到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气沉沉,而是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强化约束、严格管理的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把是否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用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激励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要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发挥我们党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干部的制度优势,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八、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党的作风是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极大改进了党风政风,极大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只是一阵风,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经过强力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明显减少,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大量存在,有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在工作中热衷“痕迹管理”,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有的抓工作固守套路不出思路,回避矛盾不敢担当,遇事要么层层向上请示,要么层层向下签“责任状”,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这些问题已成为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群众热切期待落空、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式主义的根源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把自己摆进去,查摆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尤其要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下功夫,全面真实准确了解实情,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防止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住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同攻坚,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确定的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做到心中常思黎民之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手中常抓惠民之事。要综合施策,持久用力,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严格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把基层干事创业的手脚从无谓的事务、无形的桎梏、无效的套路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有更多精力和心思投入到抓工作落实和为民服务上来。要坚持标本兼治,既看住一个个时间节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又着眼从根上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建立健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九、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新时代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最大,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力惩治腐败,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点也不能低估,腐败存量仍未清底,腐败增量仍在发生,还存在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自身贪腐和“衙内腐败”交织、境内腐败和境外腐败交织等新特点新动向。实践证明,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腐败背后各种风险暗流涌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面对腐败后果的严重性、腐败成因的多样性、腐败问题的顽固性,必须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是新时代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

要深刻把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敢腐侧重于惩治和威慑,不能腐侧重于制约和监督,不想腐侧重于教育和引导。三者将治标与治本、高线与底线、制度与思想统一起来,同向发力、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要抓住“不敢”这个前提,聚焦那些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者,坚决打击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行径,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让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要抓住“不能”这个关键,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监督,厘清权力归属边界,切断利益输送链条,扎紧制度的“笼子”,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把权力运行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让胆敢腐败者无机可乘,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要抓住“不想”这个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增强向上向善、慎微慎独的自觉自律,心中时刻牢记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十、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缺乏约束的权力很容易被滥用。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社会资源拥有很大的支配权,要防止祸起萧墙、腐化变质,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强化权力监督。敢于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表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关心不能忘记严管,完善的制度机制是监督制约权力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对权力滥用的危险性、危害性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在监督权力的长期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需要加快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的要求是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统一领导,就是要强化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谈心谈话、检查抽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等形式,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的全过程。全面覆盖,就是要统筹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抓好“关键少数”,带动整个监督体系更加严密、更加有效运转。盯紧权力运行各环节,抓住政策制定权、审批监管权、执法司法权等关键点,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严格职责权限、列出权责清单,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权威高效,就是要科学设计体制机制,提升监督体系整体效能。把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推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突出党内监督这个重点方式,深刻认识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把党内监督作为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监督,不断增强刀刃向内的自觉性,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小、立足于早,把党内监督体现到具体人、具体事情上。要突出一把手这个重点对象,深刻认识一把手位高权重,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带坏班子、搞坏风气,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度、领导干部插手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等制度,强化上级一把手、上级纪委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切实增强监督的权威和实效。

十一、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因法而治,党因规而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治本之策。历史证明,一个政党,只有讲规矩、明法度、严约束,才能行止有度、步调一致,如果规矩不彰、纪律松弛,有制度却形同虚设,就不可能有战斗力,迟早会分崩离析。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决,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就一刻也离不开严明的法纪、严格的制度。

制度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形式花哨,而在务实管用。高质量的制度才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把中央精神、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抓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不能大而全也不能小而碎,不能“牛栏关猫”也不能过于繁琐,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增强制度执行力,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章”,产生“破窗效应”,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强化制度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规矩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发挥“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贯彻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的要求,自觉在法规制度轨道上谋事、管人、用权。

十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应尽之责。管党治党,责任重于泰山,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只有责任到位,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担负起党赋予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才有可靠保障。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单位政治生态不好、正气不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往往同那里的党组织管党治党不力、责任不落实密切相关。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需要全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把责任传导给班子成员和下级党组织书记,层层压实责任。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既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加强对分管地区和部门党的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防止和克服以业务干部自居,只埋头抓具体事务、对党的建设不上心不用劲的倾向。各级纪委要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执纪问责,协助党委(党组)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机关党委书记要聚精会神抓党建,机关党委要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好职能作用。要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发挥好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作用,压实党支部书记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考核督促,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推动形成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