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作者:王达洋 彭文华 发布时间:2023-02-23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二区/CCU二区成功开展北京市中医系统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学科综合实力及多学科合作救治能力迈上新的高度,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患者为老年女性,以胸痛、喘憋为主要症状就诊;患者9年前确诊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未行手术治疗,目前已进展为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IV级)。患者合并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等多种基础疾病,外科手术风险高,但是不进行干预,将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心源性猝死。为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经全科讨论拟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王显教授等院领导参加术前讨论

潘国忠主任主持术前讨论


        由于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伴重度狭窄、低位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等因素,手术难度高。为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医务处组织了全院多学科联合术前讨论会。会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教授、马洪明院长助理及心血管科二区(含CCU二区及心脏超声)、介入中心、心外科及体外循环团队、手术麻醉科、护理部等多个临床科室参与了讨论;同时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陈阳博士参与讨论和指导,并共同制定了手术策略及各种应急方案。东直门医院放射科陈正光主任团队术前检查的主动脉瓣膜和外周大血管CT为患者的手术评估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是该手术得以进行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心外科、体外循环、麻醉科、介入中心、护理等部门参与术前讨论


        本例手术于2023年2月15日下午于手术室第四导管间(杂交手术室)实施,手术邀请到吴永健教授亲临指导。患者麻醉后置入临时起搏器及经食道超声,随后在DSA引导下成功于右侧股动脉置入20F动脉鞘管,建立了跨越主动脉瓣通往左心室的手术路径,之后在DSA影像的辅助下,承载着患者生希望的瓣膜支架经输送导管缓慢送至预定释放位置,通过与麻醉医师、超声医师以及介入中心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瓣膜支架在主动脉瓣预定位置成功释放。


       瓣膜释放后,即刻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DSA造影确认,人工主动脉瓣膜开闭正常,无瓣周漏、冠脉血流通畅;心电监护未见传导阻滞。患者术前跨瓣压差高达81mmHg,主动脉瓣流速5.1m/s,射血分数44%。术后即刻压差仅为8mmHg,流速为1.8m/s,射血分数升至59%,手术圆满成功。患者复苏后返回CCU二区继续监护治疗。术后第一天,患者反馈喘憋、胸闷症状较术前显著减轻。术后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脑栓塞等并发症,手术治疗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患者术后第五天病情好转出院。


      心血管科二区潘国忠彭文华团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指导下开展TAVR



TAVR瓣膜支架及术中影像


       2002年全球首例TAVR手术成功实施后,TAVR技术日趋成熟,年手术量不断增加。2010年,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开展我国首例TAVR手术。2018年,在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王显教授团队在陕西铜川完成我国中医系统首例TAVR。而本例手术则是北京地区中医系统首次开展TAVR。该手术不仅需要心血管内外科的雄厚综合实力,更需要全院多学科协同并进。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两院合一、主体东迁”战略指导下综合救治水平的显著提升,在东直门医院学科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心血管科二区/CCU二区及麻醉科、心外科等手术团队合影



TAVR手术简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或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该手术通过股动脉或心尖等途径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自2010年我国实施第一例TAVR以来,目前国内TAVR技术日趋成熟,年手术量不断增加。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及相关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必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也必将使更多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获益。



作者:王达洋 彭文华

编辑:于嵩洋

审核:潘国忠 刘丽娟

审阅:龚燕冰 王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