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东直门医院举办建院 65 周年学术活动暨北京通州大运河中医药论坛

作者:李文杰 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1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建院 65 周年学术活动暨北京通州大运河中医药论坛在通州区召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董明慧、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国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主持。


东直门医院院长王显在欢迎辞中表示,医院第七次党代会绘就了建院100周年分三步走的战略蓝图。如今,医院进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三大中心建设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划拨115亩土地支持东直门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争创建在首都北京的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王显指出,作为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实施的“双聘科主任”、“人才双循环”等六大建设模式成为了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典范。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国辉肯定了国家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洛阳和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全面开诊取得的成绩。王国辉指出,洛阳乃至河南、豫西等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赞誉。王国辉表示,洛阳市委市政府将持续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精心做好各项服务,全力支持医院建设和发展。


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董明慧表示,东直门医院的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东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推进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城市副中心,将有效带动全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打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高地。董明慧表示,结合城市副中心和东直门医院的工作实际,将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多部门协调统筹推动落实,携手促进运河沿线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城市副中心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肯定了东直门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要深切缅怀当初筚路蓝缕继往开来的先辈前辈们,要由衷的感谢多少年来为医院建设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老专家老同志们,更要感谢正在为医院进步和荣誉奋力拼搏的全体医务人员。徐安龙要求,要以三个中心、两区一部和学科布局为重点,全面推动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出贡献;要以国家绩效考核为确定,以医疗体制改革为契机,调整优化内部结构,为推进中医药内涵式建设做出贡献;要落实立德树人,践行“五个更加”引领人才培养思路,为引领中医药临床教育发展做出贡献;要加强研究型中医院的建设,为全方位提升医院在大学“双一流”建设中的显示度和贡献度,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北京中医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表示,东直门医院不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坚持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主动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局,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需求。两区一部布局破解了空间对医院发展制约,也为东直门医院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李德娟希望,东直门医院能够以建院65周年凝聚的深厚底蕴为基础,突出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更精准地对接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结合“十四五”提出的破解中医药关键问题的5篇文章,写好中医院发展的篇章。在东直门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好综合改革的抓手,力争成为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东直门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方向,始终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主动服务首都发展大局,主动服务人民健康需要,主动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建设需要。东直门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不断地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学科建设、技术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突出,为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增进人民健康,推动首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钟东波指出,当前东直门医院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医院充分利用好三个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好副中心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更高水平上积极推进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努力建设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样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肯定了东直门医院悠久的办院历史和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中医药领域长期处于第一方阵的地位。秦怀金希望,东直门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守中医药领域国家队的定位,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加快推进中医药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工程为抓手,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办强特色优势学科,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提升作用,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为建设一流的学科提供保障,为促进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和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引领,为健康中国建设幸福之城。


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主持开幕式


医路有你 致敬国医





论坛以“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学术特色,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林、全国名中医田德禄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常务副院长商洪才、副院长杨晓晖主持。


王永炎院士做《薪火相承守精华 踔厉骏发创辉煌》主旨报告


徐安龙校长做《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研究的初探》主旨报告


田金洲院士做《运河流域中医药创新继承》主旨报告




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杨晓晖主持



徐林外籍院士做《脑瘫外科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主旨报告



田德禄教授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思路》主旨报告





同时,论坛立足副中心,结合区域和行业需求,特别设置了南北岐黄传承论坛、中医药可视化论坛、京津冀中医医联体签约仪式和京津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



南北岐黄传承论坛




南北岐黄传承论坛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执行院长曹俊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柳红芳主持。



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执行院长曹俊岭主持


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忠德副校长做《岭南甄氏流派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报告


安徽中医药大学郑日新教授做《新安医学郑氏喉科与大运河文化》报告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副校长做《海派骨伤传承与创新——国医大师施杞教授治学心路》报告



柳红芳副书记主持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朱婉华教授做《从孟河医派传承谈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报告


同济大学颜新教授做《从孟河医派到颜氏内科的传承创新之路》报告






中医药可视化论坛





中医药可视化论坛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龚燕冰主持。



龚燕冰副院长主持



北京市中医可视化联创中心研究基地揭牌签约仪式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许金森教授做《人体经络的可视化研究》报告

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做《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对话》报告






京津冀中医医联体签约仪式






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张耀圣、高淑瑞,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主持。


张耀圣副院长主持


高淑瑞副院长主持

马洪明院长助理主持


北京市通州卫健委副主任王峰指出,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需要建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王峰希望,通过区域协同发展,能够建设一个以创新为驱动,以指南为核心,以人民健康为导向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体系。通过在更大的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研创新,能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未来充分发挥东直门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的作用,尤其是协同联动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的高地。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贺勇表示,协同发展的对北京的价值体现在人才、服务和产业方面。在人才方面,挂职干部得到锻炼,临床专家综合诊疗能力得到提升。在服务方面,北京地区的大医院的病源来自五湖四海,下沉基层以后,患者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对于开展区域性的医疗服务解决方案拥有更多的机会。在产业方面,北京地区的医院的成果转化在地方落地拥有很好的土壤。


与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特色科室远程会诊签约


与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与枣强县中医医院签约


与通州区医联体单位签约


与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签约






京津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





京津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由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主持。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王耀献做《中医肾病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学科带头人高颖做《中医脑病学科的传承与创新》报告



老年医学科主任朱海燕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报告


同时论坛还进行了《中医肾病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中医脑病学科的传承与创新》《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特色与优势》的汇报交流。



三河市中医医院书记、院长刘立峰



香河县中医医院书记李瑞峰



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院长马青山



武清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雒云祥


中医肾病学科、中医脑病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眼科专家参加交流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总结发言





出席活动的还有国医大师王庆国全国名中医郭维琴李曰庆福建省厦门市卫健委书记姚冠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校长张占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李希贤,河南省洛阳市卫健委书记李金乐,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周春宇,北京市通州区住建委党组成员、区重大项目中心主任赵明,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杜德耕,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书记王鑫,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书记郭枫,北京市通州区卫健委副书记陈长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书记高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刘金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院长孙鲁英、副院长傅春江,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院长晏军副书记王本鹏、副院长王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书记胡世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院长丁治国、副院长刘晓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执行院长裴晓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书记梁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书记李秋艳,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白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书记王修利、执行院长曹俊岭、副书记陈运峰、副院长陈关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总会计师全洪松,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宏亮,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院长姜伯俊,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蒙医医院院长包桂荣,内蒙古呼和浩特蒙医中医医院书记张良,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蒙医院院长赵玉令,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中医院院长刘建清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京津冀一体化专题研讨参加单位有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香河县中医医院、三河市中医医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四家医院。


撰稿:李文杰

审核:赵国凤

李文杰

审阅:龚燕冰

王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