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男科一区>>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名医》杂志|王彬:创学科体系,解不育“男”题

字号:+-14

1.jpg

王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

男科主任

与我国已经发展多年的传统医学专科不同,男科学在我国可谓“后起之秀”。从一开始的“电线杆子病”发展到现在的新兴独立学科,男科的改变,得益于一批在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不懈努力的有志之人,他们秉持脚踏实地、创新超越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男科学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王彬便是其中的一位。

王彬作为青年一代,靠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传承创新的劲头,在临床、教学、科研领域多点开花,用行动践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服务百姓健康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最前线。

完善体系,服务临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作为李曰庆教授、李海松教授的学生,王彬较早踏入中医男科学领域,见证了其发展历程。

“李曰庆教授作为现代中医男科奠基人之一,把自古以来晦涩的男科知识带到了大学的课堂;李海松教授作为李曰庆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率先在三甲医院建立起男科科室,其标志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的成立;而我们作为第三代,也是第一代科班出身的男科医生,所要做的是建立起整个学科的标准体系,深入学科建设,规范学科标准。”

为达成这一目的,王彬积极与循证医学专家讨论临床研究方案;与团队成员和兄弟科室一起研究验证临床疗效,完善循证证据链,提高证据级别;和基础医学专家讨论实验方案,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药物起效的可能通路和靶点,选择合适的疾病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将上述工作取得的成果反哺临床,修正更新临床诊疗方案。王彬作为核心专家参与制定《中成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指南》以及男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融合系列共识,参与审定《糖尿病合并男性性功能障碍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参编《男科诊疗常规》;参与申报制定男科相关标准化名词术语,参与完善学科标准化体系建设,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彬在学会领导的带领下,召集中西医临床男科专家开展优势病种系列青年沙龙,讨论梳理中医药在男科常见疾病治疗中有优势的疾病亚型、病程阶段、突出症状等。

“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这就保留了中医药的特色。”

学科交叉,融会贯通

“我不停奔跑只为追赶当年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王彬清楚地知道,多学科交叉,首先要进行中西医融合。

在中医领域,王彬秉承“衷中参西巧辨证,身心同治除男疾”的理念,运用“虚瘀理论”治疗男科疾病,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育力。在西医领域,他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批青苗人才,跟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张志超教授学习西医诊断治疗男科疾病的技术、科研思路和方法。

“一方面,我们需要精通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另一方面,熟悉并掌握西医诊疗规律,将二者有机结合,使疗效最大化,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工作之余,王彬以临床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切入点,开展了基于临床、用于临床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7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4项;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中医药优秀青年学者科技成果汇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北京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

“补肾中药对男性生育能力的调节”是王彬的主要研究方向。“大家普遍认为不孕不育大部分原因在于女性,其实一半以上因素在于男性。男性在生育中有两个任务,一是‘枪’得好,二是‘子弹’得好。‘枪’涉及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等问题;‘子弹’涉及精子的活力、浓度等问题,包括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70%以上少弱精子症找不到病因,目前没有任何有循证医学证据推荐的口服药物可以解决少、弱精子症。医院都在大量使用补肾的中成药来治疗男性不育患者。”

王彬进一步解释:“那么问题来了,补肾中成药有效吗?有效率是多少?我们需要通过真实世界研究,通过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尝试通过基础研究来探索、揭示它的机制,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阐释中医药改善男性生育力的本质。”

除本学科的科研探索外,他还以访问学者身份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跟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医疗,合作搭建临床诊疗体系系统,设置底层逻辑架构,产出很多有价值的数据;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基础与临床研究。

充实学科便是王彬开展中西医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初衷。在李曰庆教授、李海松教授的带领下,东直门医院男科团队与其他学科团队合作,做了大量、深入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与呼吸科合作发表《健脾化痰方治疗痰浊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0例》等论文;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发现心脏中风与阴茎动脉的内在联系;与内分泌科合作研究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等。

教亦多术,导亦有方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为往圣,继绝学”,老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在王彬看来,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医传承人,不仅要传承好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还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为学生授业解惑,帮助下一代成长。

在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中青年创新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青年名医”培养对象、优秀青年教师、“岐黄中医药基金传承发展奖”优秀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医师、优秀教师、青苗人才,北京市东城区最佳先锋、优秀人才的这条路上,王彬摸索到了人才成长的规律,把自己的经验融入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他作为东直门医院“中医男科学”研究生选修课的主讲老师,擅长从课程上改变学生。

一方面,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训练、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他们完成从理论到临床、从临床到科研、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也会引导他们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他为医生、医学生、进修生提供学习参考书,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采取让学生自己备课的形式,让他们自己系统地解说“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内容,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夯实研究生阶段的基础。再后来,他跳出院内学科,带领学生与厦门市中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交流。

“除了注重综合素质,学生们还要苦练内功,平时除了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要求,还必须大量地读文献、读经典,跟名师、多实践,特别要多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名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同时,他告诫学生,不要过度依赖辅助检查,要坚持运用望、闻、问、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引下,融入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诊疗。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充分发扬传统医学的特色优势,积极了解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在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积极发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教育部硕士及博士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术引领作用,为国家培养了近百名专业的男科博士后、博士、硕士人才,还与国外医疗机构进行传统医学交流、输出,开展人才培训、技术引进、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传播知识,共筑健康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他是光。”

“传播效果的判断标准,是受众的认可度和获得感。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一定要贴近群众,深接地气,不能原封不动地把学术内容搬到普通的传播中去,要通过艺术的再创作和丰富新颖的表现手法,把中医药知识通俗化,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中医药知识大众化,真正使人民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将其入脑入心,化成自己的知识,满足民众的基本健康需求。”

王彬在做临床、读文献、做科研的同时,乐于把正确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众,善于用有趣的诊室故事帮助大家走出认知误区。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到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再到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王彬已成为拥有300余万粉丝的“网红医生”,获得学会及医院的认可,获评多项科普奖项。

作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科普专家,他在《健康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时尚健康》等报纸、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200余篇,录制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4期,在CCTV-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BRTV(北京广播电视台)、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生殖健康网、新浪健康频道、斗鱼等媒体平台录制或直播男性健康类节目100余次,录制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抖音短视频60余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2020年度科普基层人物,中国性学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评选的全国“男性健康科普青年能手”,健康报社评选的“2018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2022年首都中医“为民办实事榜样人物暨首都杏林健康卫士”。

谈及科普的初衷,王彬说:“中医男科是一个年轻且神秘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男性患者在接受了错误的健康知识时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辗转求医遭遇挫折,甚至很多男性患者因为得不到正规诊疗而误信偏方,甚至延误病情。因此,我希望通过健康讲座、现场直播、留言互动的方式,把正确的医疗知识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走出认知误区。”

不止于此,他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部委托参与编写并发布《中国中医药科普报告(2020)》,组织成立男科科学传播团队并任管理员,参与建立中国中医科普标准库,让科普也有了标准。

在科普工作中,他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方式更关注患者身体疾病,而非排解心理问题。事实上,很多身体疾病来源于心理障碍等。”

“如果把男科疾病比喻成金字塔,那么塔尖就是生理疾病,中间则是心理问题,而最基础的就是患者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庭、同事、朋友等社会关系。”王彬说。

为此,王彬积极学习心理学,通过研究和总结,将“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应用于临床,使治病、医心相结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因效果显著,他收获了众多患者的认可和信任。

“记得大学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说怎样才算是一名好医生。我当时想,首先要能看病,能给人解决问题;其次要态度亲和,讲究服务,懂得服务的医生最终会取代不懂服务的医生;最后要拥抱现代科技。”

站在时代的浪头,承接三代人的重担,王彬的所做、所思,凭借孜孜矻矻、踏实严谨的态度,大胆求问的精神,善于创新的思维,逐渐落于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