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喜报】党旗飘扬践初心,文化惠民显担当——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荣获“首都中医药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单位”称号
喜报
2025年8月19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市中医药系统组织开展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表彰先进,凝聚力量。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凭借在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领域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实践荣获“2025年首都中医药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单位”称号。
一、立根铸魂:
党建引领明方向,文化建设具深度
东直门医院党委及院领导班子始终将党建统领医院发展全局,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动力。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遵循,促使医院文化建设“体系化、品牌化、价值化”。
二、品牌引领:
“六进”公益行万里,杏林芬芳惠民生
东直门医院精心打造并不断深化“党旗飘扬,护佑健康”中医药健康文化“六进”(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公益行服务品牌。在院党委及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通州院区社会工作部积极牵头组织,成立了多支中医药健康服务医疗队,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科普知识和文化体验送至基层一线。
“党旗飘扬,护佑健康”品牌成效斐然,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为副中心超30个乡村,20个社区,200余户家庭,15所学校,6家驻区部队,1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深入落实“中医药文化进基层”政策的标杆案例,显著提升医院公益形象与品牌美誉度,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扎根基层。
三、多元创新:
内涵建设丰载体,文化传播富活力
(一)春华秋实中医药信息科普园地,互动体验传文化
2024年,东直门医院成功获批通州区科委颁发的“通州区科普基地”,精心打造“春华秋实中医药信息科普园地”文化建设项目。在这里,24节气养生智慧、八段锦健身功法等中医药知识被巧妙融入互动装置,市民在休闲体验中便能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健康养生理念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
(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岐黄薪火育新苗
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自主研发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创新在通州区学校开展“小岐黄班”试点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成功探索出“中医药+”青少年启蒙教育的新路径,让中医药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三)副中心杏林暖阳服务队,七心齐心显仁心
副中心“杏林暖阳服务队”聚焦区域群众需求,提供包含中医药特色服务与人文关怀的“七心健康服务包”。从健康咨询到康复指导,将温暖与专业精准送达每一位中老年者身边,充分彰显了医者仁心的温度与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
(四)跨界融合,文化IP焕新彩
东直门医院打破领域壁垒,创新参与“药香墨韵”地坛文化节、医艺融合等特色活动。成功塑造出“中医药驱蚊墨”“中医药文旅市集”等极具辨识度的文化新IP,让中医药文化在与多领域的碰撞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五)东直门医院健康直播间,云端科普聚人气
医院创新打造“东直门健康直播间”,采用“专家+青年医师”的搭档模式开展,共计直播26场,总观看量超60万人次。直播间里,权威解读与通俗表达相结合,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又增强了传播的吸引力,有效拓宽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让更多患者便捷地接触到实用的中医药知识。
此次荣获“首都中医药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单位”殊荣,不仅是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党建引领下文化建设工作成效的极大肯定,更是对其多年来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最佳褒奖。展望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党建引领作为不变的航向,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举措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实现“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国粹、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李雨欣
编辑:于嵩洋
审核:刘丽娟 艾娟娟
审阅: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