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建引领聚合力,义诊惠民庆华诞——东直门医院心血管一区开展健康义诊服务活动
党建引领聚合力,义诊惠民庆华诞

世界心脏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每年夺走全球2050万人的生命,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3%;而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国民首要健康威胁。今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应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部署要求,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一区举办了“世界心脏日”主题义诊活动。在心内血肿党支部领导下,此次义诊活动将“深化党性教育”与“为人民服务”深度融合,心血管一区多名医生和护士党员积极参与到义诊中,切实将“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初心使命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庆祝新中国华诞76周年。


义诊活动设在东直门医院门诊楼前,大量前来就诊的患者来到义诊台前,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党员、医护们迅速进入状态,包括张立晶主任医师、赵勇主任医师、刘玉庆副主任医师、高群主治医师、潘熠主治医师等。专家们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和日常保健常识,增强居民健康意识。他们耐心询问病情、仔细检查身体、详细解答疑问,望闻问切、辨证处方,向百姓深入宣传正确的中医思想和内涵,教百姓防病治病、祛病健身的中国传统方法和食疗、药膳之法,宣扬中医健康养生观念;张媛护士长带领郭建芳、马洪霞等护士们测血压、指导生活护理,并给出饮食、锻炼等保健建议……每一个环节都严谨而认真。现场医护人员呼吁:“守护心脏不该等到发病才开始。”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不健康生活方式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数倍;中医自古强调“起居有常”“食饮有节”,这是非常正确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简单易行的中医养护方法:每天按揉小腿肚3分钟,通过激活“第二心脏”促进血液回流,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实现气血调和。世界心脏联合会倡导通过每日25分钟运动养成健康习惯,与中医“动则生阳”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的深度义诊,使得居民们围坐或围站在专家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专家们的建议和指导。

现场一片忙碌,但秩序井然、暖意融融。看着专家们忙碌的身影和居民们满意的笑容,现场的工作人员不禁为这场义诊活动点赞。这样的义诊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它也让社区居民真切感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次义诊活动,是党员积极彰显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缩影,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下一步,我心血管一区将继续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与中医药文化服务深度融合,用专业医疗服务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需求,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科室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一区(含CCU)为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科研与教学培训基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心血管专业临床药理基地、全国重大疑难疾病(房颤)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牵头单位、北京中医药“十四五”重点专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室拥有全国名中医 1名、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2名、岐黄学者1名、首都名中医2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12名,为心血管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学术研究方面,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主编、参编多部中医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教材与学术著作,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为更好的满足和服务广大患者,科室不断扩大特色专业方向,目前主要为六大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衰、中西医结合防治房颤、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心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双心疾病。团队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对相关疾病以及术前、围手术期、术后进行精准辨证,针对性应用中医药治疗,将中医药辨证治疗与现代医学(手术)治疗相融合,中西并重,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 | 刘玉庆 樊茂霞
编辑 | 车启光
审核 | 张立晶 李文杰
审阅 | 刘子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