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政策导航明方向,实践赋能强师资——东直门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学习班

为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部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临床教学与管理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育处于2025年10月16日举办了“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升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特邀中国医师协会中医部郑金福主任、评估处郭玥处长,北京中医协会规培办公室蔡海燕主任等领导出席,教育处刘伟敬处长主持。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医院500余名学员线上线下参会。

培训伊始,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闫占峰致辞对与会专家和教师表示欢迎。他强调,规培师资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石,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质量。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深入领会政策精神,转化教学理念,切实提升带教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中医医师队伍贡献力量。

课程第一板块聚焦“规培政策解读”。首场讲座由郑金福主任在线作《现阶段中医规培形势与任务要求》报告。郑金福主任作为政策制定的核心参与者,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医规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阐述了从基地硬件建设到内涵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为学员把握工作方向、推进任务落实提供了政策指导。郭玥处长以《2023版中医规培科室评估指标深度解读》为题,结合一线督导经验,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细致讲解,将指标要求转化为科室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指南,帮助教师明确规培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蔡海燕主任围绕《新标准下中医规培科室过程管理与要求》,系统讲解如何将评估标准融入学员轮转、考核评价、教学记录与质量监控等环节,为规培过程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实践方案。

培训第二板块着重“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张立山教授主讲《规培医师中医思维能力提升技巧》。他结合三十余年教学与临床经验,生动演示如何将《伤寒论》等经典理论转化为临床诊疗路径,并讲解了病例复盘与病机推演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提升规培医师中医思维的有效工具。教育处副处长杨承芝教授在《小讲课的教学设计与撰写示例》中,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设计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能激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的小讲课,强调教学设计在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副处长丛鲁红教授分享《病例讨论的设计策略与实践应用》,从病例甄选、目标设定到结构化引导,系统介绍了构建高效病例讨论、训练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许亚梅教授以《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查房》为题,模拟真实查房场景,阐释如何将临床思维训练贯穿教学查房全过程,使之成为锻炼规培医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战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实践教育中心(模拟医院)院长李雁教授解读《中医规培评估内科重点内容与主要要求》,精准梳理了内科规培评估的核心要素与关键要求,为各科室准确把握标准、持续提升内科规培质量提供了明确指引。

培训结束,东直门医院教育处副处长李雁教授回顾全天学习内容。本次学习班涵盖政策解读、管理要求与教学方法,形成了从方向指引到落地实践的完整闭环。专家们的讲授不仅输送了知识,也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带教智慧的碰撞。医院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规培教学改革。全体带教老师应将所学应用于一线教学,不断提升带教能力与教学质量,共同为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推动中医规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 吴春媛 韩冬梅 杨洋
编辑 | 车启光
审核 | 刘伟敬 李文杰
审阅 | 闫占峰 刘子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