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纪实
【东直门人在行动】驰援武汉,舍我其谁
记第二批援鄂队员杨先照
2020年2月12日的北京是一个雾霾天,作为医院宣传组的一员,我连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杨先照副主任医师。杨大夫曾是我博士班同学,平时为人低调,做学问严谨,责任心极强,而今天的通话,虽然没有哪句话出乎意料,却句句感动人心。杨先照医师长期负责我院感染科门诊,疫情当前,杨医生参加发热筛查门诊,并成为我院最年轻的新冠肺炎主检医师,还将前往参加新冠肺炎督导工作。得知我院将派出援鄂医疗队,杨医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报名参加。当我问到他是否与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同事赫伟丽医师有联系时,他说:“我们偶尔有工作联系,但是怕耽误她们休息,又不敢说太多,今天我正想和那边联系,两周多了,我必须得去把她们换下来,连续工作时间长了抵抗力会下降”,没等我问下一句,杨大夫紧接着说:“我是感染科医生,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又是男士,医院最应该的就是让我去啊!我要去前线,前线需要我!我现在除了完成医院的工作,回家就是休息,保存体力,时刻准备着奔赴武汉!”熟悉杨大夫的人知道,他平时严肃,话也不多,任劳任怨,从来顾全大局、没有向医院要求过什么,但这次要求去前线的他,斩钉截铁,坚定不移。
无巧不成书,下午2点当我再次联系杨大夫,他已经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现在的武汉是中国防疫的重中之重,病例数的持续增长和资源仍有短缺也使那里成为最危险的地方,可这时我却感到了他言语中的坦荡与释然,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用行动践行着一位医者的誓言。再次接通电话时,电话那边的杨大夫正在准备自己的行李,当我问到家中老小是否需要帮助时,他说:“家人帮助照看孩子,大家都很支持我。”短短一句话,埋藏的艰辛,克服的困难,是每位医护人员所有目共睹而感同身受的。杨大夫的爱人茹淑瑛是一名消化科医生,疫情期间在坚守岗位。当我联系到他的爱人联系时,她正在消化科病房值班,问到她的丈夫去前线家里是否知晓时,她说:“知道,家里都支持。”“疫情面前,克服一切困难,尽全力支持!”杨大夫是侗族,父母在贵州老家,平时帮助哥哥照顾孩子,现在又疫情相隔,只能靠电话相互问候。杨大夫家里还有两个可爱的宝贝,姐姐4岁,弟弟才1岁多,突如其来的疫情增加了大多数家庭在一起的时间,然而他们的父母却一直无法陪在身边。孩子年龄小,还不太明白爸爸去武汉是去做什么,但是从眼神中能看到他们对父亲的期盼与依恋。
医护人员的子女早当家
全家福
其实,对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他们平时对家人的陪伴就少之又少,家庭聚会常常缺席,家务活儿都指不上他们,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加之经常值夜班,晚间给孩子的陪伴也是昏昏欲睡、一切从简;周末时间有时因医院一个电话就取消了全家计划。记得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当医生最怕来电话,在家怕单位来电话,在单位怕家里来电话”,怕得不是别的,是担心我们所牵挂着的患者或家人出现了突发状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年的春节,疫情为令,作为医务工作者和中共党员,杨大夫夫妻双方各自为战,舍小家为大家。真希望疫情过后,隔离过后,能让给他们一个短暂的假期,让这些全身心投入战斗的白衣战士也能全身心陪伴一次家人。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远程诊疗中心连线武汉前线时指出,现在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在这个紧要关头,由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带队,率领感染科主任杜宏波等医生组成的第二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杨先照医师就是我院此次派出的感染性疾病最强阵容中的一员!向英雄致敬!盼凯旋而归!
撰稿:王 婧
审核:于国泳
审阅:丁治国
上一篇: 【东直门人在行动】“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