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科普文章

向癌症说不——中医视角谈癌症

作者:沈洋
字号: + - 14

人这一生,难免不生病,所有病里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癌症”。癌症真的可怕吗?实际上人体内蕴藏着不可低估的抗癌潜力,若被调动发挥得当,就可以与癌症“和平共处”。癌症患者要积极面对、正视疾病、生活规律、合理营养、适量锻炼、定期复查,乐观豁达地与疾病作斗争;而不是谈癌色变、忧心忡忡,才能战胜疾病,逐步积累健康,益寿延年,实现中国人向往的“福寿双全”。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什么是慢性病?急性病发病急、病程短,比如传染病,得过之后很多会痊愈,其中很多人因此有了免疫力,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得了。慢性病则病程发展缓慢,病情迁延不愈,得了之后往往很难根治。该类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终生,治疗的效果不是治愈,而是控制,最好的结局是不复发。患者只要习惯和慢性病共处,不管是几年还是几十年,只要控制住了,最终没有死于慢性病,就是胜利。

有的人被诊断患癌后,压力过大、吃不好、睡不好,甚至产生抑郁情绪,自然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的患者看似重视,却慌不择路,有病乱投医;或偏听偏信,搜寻各种神医妙药,用错方法,反而加速病情恶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的诊疗已经进入慢病化,很多癌症患者都可以实现长期生存,患者需要在患癌后的漫长时光中逐渐学会与癌症“和平共处”,而肿瘤医生也需要去学习如何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接受患病的事实。

癌症患者的误区

得了肿瘤,不必过于紧张。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前,医疗界一直致力于将所有肿瘤细胞完全杀灭以根治肿瘤,有时远远超越了肿瘤细胞侵犯的范围和病人可能承受的限度。而患者和家属则因对癌症的认识不足,产生恐惧、孤独、绝望等“精神疾患”。以至于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被巨大的恐惧感压垮。其实,肿瘤的发生,远比人们想象的普遍、常见。它只不过是一种与冠心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比较棘手,治疗有一定难度,但绝非不治之症。不少肿瘤患者5年以后可完全稳定,甚或治愈,不再需要定期用药。

癌症患者们到处求医问药,为此不辞劳苦,倾家荡产,驱使已经衰弱不堪的身体饱受治疗痛楚,一边还在鼓励自己“要坚强,要勇敢”。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几乎都抱着一种强烈的期望,那就是把癌细胞斩尽杀绝。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追求。能否维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才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其实与彻底剿灭癌细胞比起来,与癌细胞和平共处也许更容易些。

怎样赢得“战争”?

患癌病人就如同上了战场,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更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当今的战争,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立体化战争。其战术就是将病情、病势、年龄、体质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各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综合运用,取之所长,避之所短,综合治疗,相辅相成,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癌症需要综合治疗已成共识,但对综合治疗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综合即是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我们认为,在癌症的治疗还在全面探索的情况下,治疗上不仅仅是针对肿瘤治疗,最迫切需要的是系统的康复指导,它是治疗的延续和补充。综合治疗应该包括所有对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其中更要包括心理、饮食、生活方式等,长期运用这些方法,对彻底治愈癌症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中医药除了针对癌细胞本身有抑制作用以外,还会降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的毒副作用,并且中医还会根据辨证的方法,缓解其它的一些并发症,通过减轻痛苦、保证生活质量,让患者建立对生活的希望、信心,对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意义。其次,中医药可通过改善形成肿瘤的身体内环境,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第三,中医把肿瘤看做全身性问题的一个局部体现,在治疗的时候也是根据调节身体内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形成肿瘤的原因,达到缩小肿瘤、不扩散的目的,对预防转移、复发都有非常正面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带瘤生存”时,多数选择中医治疗的重点。

抗癌路漫漫,如果在患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彷徨,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都可以找我们血液肿瘤科医生聊一聊。

作者:沈洋

审核:侯丽 李文杰

审阅:龚燕冰

专家简介

图片2.jpg

沈洋,中医学博士,出生于南方三代中医世家,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强调中西医并重、辨证辨病结合、个体化治疗,以患者为本,寓攻于补,使病患机体趋于平衡。主治专长:“经方”治疗胸部、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肿瘤疾患及内科疾病。迄今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媒体发展科普专家团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学会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分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外编辑等。曾参与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健康之路》等栏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