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生命的故事

生命的最后一程

生命的最后一程

字号: + - 14

挺拔的身躯微微有点驼背,不大的双眸里透出炯炯的光芒,老旧的衣衫无论何时都是那样整洁——吴广亮是我一个月前转肿瘤科时所管的一位患者,晚期肺癌,多发皮下转移,骨转移,严重贫血,疾病的快速发展给这位老先生留下的生存时日不多了。然而在近一个月的相处中,他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处变不惊的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先生,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大夫,我姓王,有什么事可以找我。”这是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时的自我介绍。“嗯,好啊,来看看我的身体,我觉得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看看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啊!”吴广亮朗声回答道,洪亮的声音差点就让我误认为他是一个健康人。不过接管他之前,上级医师就嘱咐我,这个病人情况很不好,而且多发皮下转移,疼得很,多耐心照看,别大意。

因为经常过去询问老先生的病情,久而久之我们相处得就像朋友一样。他对自己的病情很不在意,总认为再熬上一段时间就好了。有时看着他肩部的转移灶让他疼得一夜一夜睡不着,我心里也一阵阵地辛酸,感叹生命的脆弱,也感叹人类在疾病面前的无力。而每每这个时候,吴老先生都会说:“生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苦难才让健康显得弥足珍贵啊,我虽然痛苦,但我不抱怨,因为我相信生命是公平的。”

下午没事的时候,我就愿意到老先生那里和他聊聊天,听他讲讲那个年代的故事。从聊天中得知,老先生出生于1918年,大学学历,从事教育行业40余年。当年他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后来被日本宪兵队抓了,在牢里受尽了酷刑。他父亲用六十块大洋把他从监狱中换出来,才捡回了一条命。

有时我们聊到生命的意义,我问他:“您惧怕死亡吗?”他很气派地摆了摆手,说:“惧怕什么,要是惧怕,可能早在几十年前就吓死在战场了。当年的××战役,我们组十二个人,就活下来三个,我比死去的那些战友要幸运得多,还能看到改革开放,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我已经知足了……”吴老先生滔滔不绝地讲着,如果要是其他人这样高谈阔论,我可能会报之一笑,然后离开。但是我面对的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共产党员,在他面前,我有的只是无限的敬仰。他对生命乐观、豁达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光彩。

吴老先生的仪表永远都是那么的整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哪怕是在他生命的尾声。每天一大早,老先生就起来洗漱,他的老伴替他穿上整洁的衣服,梳理头发,刮掉前一天长出的胡须,然后精神百倍地迎接我们的查房。为了给我们查房提供便利,他每回都会准备好“演讲稿”,也就是吃药后有所改善或有所加重的病情,和希望得到改善的症状。他总是说:“我闲暇的时间多,不像你们,要照顾那么多病人,我多准备一些,就能为你们多省下一些时间,去治疗其他病人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老先生去世的前两天。

老先生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我问老先生:“您每天都要忍受这样的病痛,可您的着装却丝毫看不出您的病痛啊?”“得了这个病啊,着急也是没办法啊,高兴过也是一天,痛苦过也是一天。本来身体就坏了,精神就更不能垮了,是不是小伙子?既然上帝给了我生存时间,我就应该善待自己,善待上帝给我的时间,我要用我最好的状态来对待我的生活,这样自己过得舒心,别人看着也开心。本来自己肉体就痛苦,干什么还让自己的精神也受到惩罚呢。”

在医学上我是老先生的老师,可是在做人上,老先生确是我的榜样,是我人生的导师。

一周前的早上,我刚刚到科里,护士跑过来,对我们说吴老先生要不行了,快抢救。我跟着其他医生一起跑到了他的房间。弥留之际,老者依然含着笑意,很是慈祥。他老伴拿出了他亲手写的遗嘱,上面表示不需要抢救了,让他安详地离去,到那个世界去找他的战友,他不愿再给社会增加负担,也不愿再给亲人增加负担,最后他谢谢我们这些大夫对他所做出的努力。

我的眼睛湿润了,就好像自己的一位亲人就此离去了。我郑重地写下死亡记录,饱含敬意和爱意地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感谢吴老先生,您用您最后的生命,为我诠释了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意义,为我谱写了一段生命的故事。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王学谦

■插图/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