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东直门医院吴焕林教授当选中国针灸学会首届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报报道
近日,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平衡针灸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东直门医院吴焕林教授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平衡针灸是由专委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王文远教授在20世纪末创立的一种现代针灸学科分支。融合中医“心神调控学说”与西医神经调控理论,通过针刺传入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整合下,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拥有神经调控、取穴少、起效迅捷的特点。在应用实践方面,最初始于部队训练伤的防治,随后逐步拓展至常见病、疑难病领域,最终构建起完善的 “三脑” 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医的科学内涵。
平衡针灸创始人王文远教授讲话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教授寄希望于专委会凝聚优质学术力量,攻关重点研究课题,着力提升平衡针从业者的临床解决能力和医学理论素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教授讲话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在讲话中指出,针灸是发源于中国、惠及全球、引领世界的伟大事业,并勉励全体针灸工作者要充满自信、胸怀使命、勇担责任。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教授讲话
主任委员吴焕林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专委会将重点梳理整合现有研究项目成果,深化机制探讨与机理研究,大力推动平衡针灸技术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尤其注重面向基层的应用推广,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西医结合,积极推动平衡针灸国际化进程。
专委会主任委员吴焕林教授讲话
吴焕林教授从事中医针药并用研究三十余年,早年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在邓铁涛安排下,先后随薄智云老师、王文远老师深入研习腹针与平衡针灸,融通经络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前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多年来,吴焕林教授始终秉承“取之于师,用之于民”的初心,将前辈名家的宝贵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转化为服务患者、造福社会的实践成果。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生命力在于众流派百花齐放,发展在于学术传承与融合创新并重。作为平衡针灸领域的重要推动者,吴焕林教授将继续团结带领专业委员会同仁,充分发挥平衡针灸简便效验的优势,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助力针灸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简介:吴焕林,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腹针发明人薄智云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首批平衡针王文远教授学术传承人;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平衡针灸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慈善总会大健康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医院高质量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医协会常务理事;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
学术思想及工作成果:继承实践“五脏相关”指导思想,优化“心脾相关”理论。成立及带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医痰证诊断标准》指南,针药结合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等心血管疾病,双心疾病及帕金森综合症等疑难病症,同时应用平衡针增强急危重症抢救疗效及成功率。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行业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课题14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获省级等各级奖项11项,专利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
编辑 | 高丹丹
审核 | 李文杰
审阅 | 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