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副中心医声】夏日杏林送清风——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二区润泽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师者心

作者:徐 昭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

夏日杏林送清风

      三尺讲台育桃李,中医妙手护园丁。2025年7月1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二区积极响应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的邀请,精心组织了一支精锐医疗团队,前往该校开展健康问诊咨询及健康宣讲活动,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及北京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送上了专业且贴心的健康保障服务。作为北京市首批“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针灸科二区此次派出了针灸调脂门诊、软伤(软组织损伤)与运动医学专科门诊、特色杵针门诊三大特色团队,同时协同刘景源工作室疑难病诊疗中心,结合教师职业特点,为教职工们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健康建议。

精锐团队护航,特色诊疗精准赋能


      活动现场,针灸科二区的专家团队针对教师群体高发的颈肩腰腿痛、代谢异常、慢性疲劳等问题,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健康服务:




      针灸调脂门诊:该门诊以针刺、穴位埋线、中药内服等绿色疗法为核心,精准聚焦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帮助教职工科学减脂,有效缓解亚健康状态。此前,该门诊已为众多患者成功实现体重管理与肝功能指标优化,其“减脂塑形 + 脏腑调理”的综合方案深受患者好评,在此次活动中也为有相关需求的教职工带来了希望。

      软伤与运动医学专科门诊:聚焦肌肉骨骼系统损伤,专家们运用手法整复、针刀松解等专业技术,在活动现场为教师们演示了颈腰椎疼痛的即时缓解方法。团队尤其擅长处理运动劳损性疾病,如“网球肘”“跑步膝”等,并结合运动康复指导,帮助教职工预防职业损伤,让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特色杵针门诊:采用国家级非遗技术——杵针疗法,以铜制工具通过点叩、升降等无创手法刺激经络,尤其适合畏惧针刺的人群。该疗法通过调节八阵穴、河车路等特殊穴位群,在缓解头痛、失眠、关节疼痛的同时,兼顾舒适性与安全性。

      活动现场还特别开设了中医药特色疗法诊疗专区。由资深护理团队精心准备,通过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为长期受颈肩不适、睡眠障碍等问题困扰的教职工提供即时调理服务。这些源自千年的中医技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让参与体验的教师们现场就感受到了症状的明显改善,纷纷为中医的神奇疗效点赞。

      刘景源工作室疑难病诊疗中心在健康问诊咨询活动中针对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充分发挥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优势。专家们运用经典方药、特色针法及综合调理技术,现场为患者演示顽固性头痛、慢性胃肠病的快速缓解方案。团队擅长处理各类疑难杂症,如“久治不愈的失眠”“反复发作的湿疹”等,通过四诊合参精准辨证,结合个性化养生指导,帮助群众破解“看病难”问题,传授“治未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智慧,让教职工们对中医治疗疑难病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调形大法开讲,中医智慧守护健康


      在健康宣讲环节,针灸科二区科主任刘宁以“调形大法 —— 教师常见疾病的辨构论治与科学养护”为题,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系统讲解了教师职业病的中医防治策略。刘宁主任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学术继承人,从“筋骨失衡 - 气血失调 - 脏腑失和”的病理链条切入,提出“辨构论治”理念。他深入剖析了教师职业性损伤的特点和成因,分享了中医养生智慧,并指导教职工们进行日常健康管理,让大家了解到如何通过中医方法预防和改善职业病。

深化校医合作,共筑健康防线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守护教师健康就是守护未来。”刘宁主任表示,针灸科二区将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医疗 + 科普”双轮驱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全周期健康支持。通过“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助力教职工实现健康素养与职业效能的双重提升。此次活动累计服务教职工20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300余份,以专业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校医协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生动范例。相信在未来,这样的校医合作模式将为更多教师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教育工作者能以更健康的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作者:徐   昭

编辑:于嵩洋

审核:刘   宁   刘丽娟

审阅: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