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固本强基铸师魂,精管优教启新程 || 东直门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与责任担当,推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于2025年8月12日举行2025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会以“固本强基铸师魂,精管优教启新程”为主题,汇聚了校院领导、特邀专家及全体研究生导师,共襄育人盛举。
聚焦国家战略,擘画育人蓝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停致辞,进一步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并对全体导师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大家深刻认识时代赋予的重任,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致辞指出,中医药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核心支撑。肩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双中心”建设重任的东直门医院,必须扛起培育新时代“大医精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导师作为学术领航者和价值塑造者,其育人能力与师德风范直接关乎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
名师荟萃论道,深度赋能导师成长
培训会主体内容围绕“平台强基·导学相长”和“精管增效·师德铸魂”两大核心模块展开,邀请多位领域内顶尖专家带来内容详实、见解深刻的专题报告,为导师们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滋养和实践指导。
平台强基·导学相长
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肖小河教授以《中医药科学发展:新时代,新策略》为题,深入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学科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他系统阐述了如何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医药科学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学,为导师们引领学科前沿、指导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了战略性思考框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学系主任胡凯文教授在《数智化技术赋能中医活态传承》的报告中,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如何深度融入中医诊疗实践与知识传承。他通过具体案例,阐释了数智化技术在辅助中医辨证、优化诊疗方案、挖掘名医经验、实现中医知识“活态”保存与传播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实践路径,为导师们探索中医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磊研究员分享了《过程仿生细胞外基质材料》的前沿研究成果。他着重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突破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中药新型递送系统、组织工程修复、仿生药物筛选模型等方面的广阔前景。
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子旺教授、副院长李晋玉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代表学院对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三位大咖的精彩分享为导师们理解并推动中医药与现代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精管增效·师德铸魂
第二部分讲座由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闫占峰教授和教育处处长刘伟敬教授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燕教授聚焦《新时代导学关系》,深入探讨了在当前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下,如何构建更加和谐、高效、互促共进的新型导学关系。 她用诙谐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强调了平等沟通、相互尊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大学即将实施的培养新举措与新思路,引导导师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教育处各办公室负责人与导师分享育人培养的各项要求制度。研究生办公室主任林芳冰老师围绕《明责笃行,琢玉成器》,系统梳理了研究生导师在招生选拔、培养过程、科研指导、学位论文把关、就业指导等全链条中的具体职责与规范要求。本科生办公室主任车轶文老师进行了《导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典型案例剖析》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学术道德、师生关系、利益冲突等方面的红线与底线。规培师承办公室负责人杨洋老师详细讲解了《规培师承导师要求》, 明确了规培师承导师在临床技能带教、中医经典传承、医德医风培养、过程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关键考核标准。学生科负责人杨芳老师分享了《加强全员联动 共促学生发展》的实践经验,着重介绍了如何有效整合导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临床科室等多方力量,共同为研究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强化使命担当,共启育人新篇
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闫占峰教授作总结发言。发言高度肯定了本次培训会的成效,并再次重申了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身上承担的使命与责任。闫占峰副院长强调,本次培训既是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的动员令,更是提升育人能级的实战指南。他向全体导师发出号召,我院导师要勇担时代历史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将本次培训的前沿理念、先进方法和宝贵经验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勇于运用创新思维破解研究生培养中的难点、堵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应时代呼唤,努力培育更多心怀苍生、术精德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医药卓越人才。
本次导师培训会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指导性强,既有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深度解读与方向引领,又有对学科前沿交叉融合的开拓视野,更有对导学关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过程精细化管理等核心问题的精准指导与实操策略。与会导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高水平的培训,进一步深化了对自身职责的认识,明晰了努力方向和提升路径,收获满满。希望导师们以此为契机,把培训所学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湛的育人能力和更加崇高的师德风范,投身于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磅礴的东直门力量!
作者 | 王荣琛子 林芳冰
摄像 | 高丹丹
编辑 | 车启光
审核 | 刘伟敬 李文杰
审阅 | 闫占峰 刘子旺